文/ 本报记者 张正为

全运会发生球员追打裁判事件后,却有网友质疑被追打裁判何志彪的执法能力。

7月26日,全运会男足甲组最后一场比赛中,天津队只有战胜北京队才能保住晋级机会。1:3输了球的天津球员,赛后不但对主裁判表示出强烈的不满,甚至发生了球员追打裁判事件。随后,中国足协公布了对违纪球员的处罚结果,对追打裁判球员赵世桐的处罚等同于“终身禁赛”。事发后有网友指出,裁判何志彪在中超、甲A比赛执法时屡次“出事”。此次京津关键一战,启用何志彪执法是否合适?当天执法中是否出现重大失误致使球员情绪失控?带着问题,《青年周末》记者采访了知情人士。

【目击者说】

天津门将扬言“收拾裁判”挑事端

这场全运会京津大战因为没有直播,所以球迷大都是第二天从媒体上看到“球员追打裁判”的消息,网上看到的也只是天津队球员和裁判最后发生冲突的画面。比赛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少有人知道。

“裁判要那么生,一会儿咱就收拾他。”下半场补时进行到2分钟时,天津队门将李根在门前跟自己的队友说,这话恰巧被站在球门后面的一名北京记者听到。8月1日,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记者说,当时他感觉,事态已经很严重了,这么较劲,肯定要出事。于是,这名记者拿好相机、换好摄影背心,开始往场边走,而后来追打裁判的事发点正好在这名记者前两米左右的地方。

比赛结束后发生了球员追打裁判事件,冲在最前面的是天津队12号队员赵世桐,他一直将裁判何志彪追出去约100多米,最后将何志彪推倒在地,后面还要往前冲的天津队员被警察拦下,带出场外。然而,据在场记者称,整个事件中,虽然赵世桐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最为恶劣,但门将李根一直在挑事端,“很多时候,如果没有李根在队里教唆、指使,事情也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这场全运会的京津大战,算得上是一场“要命”的比赛,只有获胜方才能出线,因此场上拼抢得很激烈。真正闻到“火药味”是从下半场比赛开始,当门将李根得到一张黄牌之后,天津队球员的动作就开始变形,情绪也很焦躁。随后,天津队队员因为踩踏北京队队员胸部、背后踩踏队员等犯规,被裁判出示三张红牌。此时,坐在替补席上的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官员石勇始终没有停止与裁判的争吵,几分钟以后,石勇被“请”到看台上。

事情发生后,中国足协召开了紧急会议。7月30日,中国足协在官网上发表了《对天津全运会男足代表队运动员及相关人员的处罚决定》,其中对球员处罚力度最大的是“取消赵世桐在中国足协的注册资格,并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的活动”。这就意味着,赵世桐“终身禁赛”。而其他参与追打裁判事件的球员——李根和郝腾蛟被中国足协禁赛3年。此外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官员石勇也被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的活动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