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真没想过能拿金牌。 ”艾衍含赛后接受采访时,用流利的英语坦言自己的意外。 颁奖仪式上,一贯被教练评价“喜怒不形于色”的她,终于露出灿烂笑容:“我喜欢这种先默默无闻,再带来惊喜的感觉。 ”

这份惊喜背后,是长达十年的起伏。 2016年,14岁的艾衍含成为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最年轻选手,出战女子200米自由泳和接力赛。

然而高光开局后,她陷入漫长瓶颈:2021年东京奥运会,她与队友两次刷新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亚洲纪录,却止步第七名;2023年全国冠军赛,她的个人单项排名跌至全国第三,甚至落选亚运会阵容。 教练张凡透露,她一度因成绩焦虑:“当时我告诉她,要敢于在个人项目上突破。 ”

从接力配角到单项王者

转折发生在2024年多哈世锦赛。 艾衍含与队友勇夺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生涯首登世界冠军领奖台。 更关键的是心态蜕变:“以前比赛像完成任务,现在懂得享受每一秒的突破。 ”这种状态延续到本届大运会:三天前,她刚与队友葛楚彤、俞李妍、刘姝含摘下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并在最后一棒反超意大利队。

中国游泳的“双线作战”野心

本届大运会,中国游泳队未派出张雨霏、覃海洋等世锦赛主力,年轻阵容依然闪耀。 艾衍含这枚100米自由泳金牌,是中国代表团本届第四金,也是游泳项目首金。

与此同时,北京集训基地内,总教练崔登荣正带队冲刺7月底的新加坡世锦赛。 他直言新周期要“以老带新”:“现在各国年轻选手频破纪录,我们必须从技术细节上创新。 ”

这种竞争压力在女子短距离自由泳领域尤为残酷。 54秒00的成绩虽刷新艾衍含个人最佳,距离澳大利亚名将艾玛·麦基翁保持的世界纪录仍有差距。

沉默的泳道,爆发的野心

颁奖仪式后,艾衍含匆匆离场。 她还将出战200米和400米自由泳单项,而大运会只是巴黎奥运周期的新起点。 十年前那个14岁少女在里约泳池边紧张搓手的画面,如今已被沉稳的冠军姿态取代。 当记者问及“边道夺冠是否运气”,她摇头:“泳池里没有幸运道次,只有敢不敢拼到底的决心。 ”

此刻,柏林深夜的泳馆依旧人声鼎沸。 观众席上有人高举标语:“从里约到柏林,天才从未离场。 ”而泳池中漾开的水纹,正记录着又一段逆袭传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