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员的微博超话充斥着控评话术,当奥运冠军的直播间被‘集资应援’刷屏,当运动员的私密行程被明码标价出售——这不是娱乐圈的八卦现场,而是中国体育界正在经历的‘饭圈化’阵痛。这一现象的触目惊心,不仅体现在数字上,近期网信部门联合体育主管部门严厉整治网上体育饭圈问题,处置账号7.6万个,关闭3767个账号,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释放出强烈信号:我们的体育精神需要保护。

在这一整治行动中,一项数据显示,某一超话的日均举报量竟超过3000次。这背后是极端言论猖獗的冰山一角。例如,负责监控运动员动态的‘乌**冰’账号,有频繁侮辱谩骂运动员的记录。透过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体育明星的超话里,控评的产业链到底有多黑暗?某省队教练在采访时无奈地表示,他们队员平均每天需要花上两个小时处理粉丝投诉,这样的局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更深挖这个现象,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个隐藏的黑色产业链。在某次暗访中,假冒王楚钦签名的球拍作坊曝光,其制作成本仅为80元,市场售价却高达到2800元。而对于职业代拍者来说,跟拍明星运动员一天的收入已然超过了很多白领的月薪。其中引人关注的是“一些后援会的集资应援”,其半年流水已突破百万。“集资应援”这一新兴概念,究竟是在助力运动员,还是在掀起新的波澜?这无疑需要我们深思。

与此同时,运动员们面临的困境同样触动人心。樊振东在机场被跟踪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私生饭’泛滥的反思。张雨霏的工作室每天需要处理超过200条骚扰信息,面对这样的烦恼,运动员们呼吁对体育饭圈进行整治。在运动员们的发声背后,似乎比单纯的身份标签更需关注的是其对年轻选手的影响,一位退役运动员痛斥道:“饭圈文化正在毁掉年轻选手。”

国家则开始重拳出击,网信部门内人士透露,专项治理将覆盖到巴黎奥运会周期,强劲的治理逻辑在于对运动员的保护和对行业生态的重建。技术方面,AI正在识别新型“捧一踩一”的话术,法律专家指出,体育饭圈可能触犯的刑事罪名不下五项。

在这场争论中,体育精神与饭圈文化的冲突愈发明显。刘翔时代与全红婵时代的粉丝生态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参考日本乒乓球联赛的粉丝管理,对我国体育界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在这方面,我们也应发起倡议,探索如何重拾体育的纯粹:#让体育回归纯粹#,号召全民签名活动。

而在数字化时代,诸如侵犯隐私、情感操控等现象的杜绝不能仅靠政府出手。这需要每一个网民自觉抵制饭圈的不良行为,主动参与监督与举报。或许,真正需要警惕的并非那7.6万个被封账号,而是那些正在侵蚀竞技体育根基的‘数字蝗虫’。正如邓亚萍所言:“运动员的价值在赛场上,不在热搜榜上。”

通过共同努力,或许我们能见证一个更加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为中国体育带来的新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