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的热潮在中国愈演愈烈,尤其是在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后,冰雪经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悉,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已达到22.13%,参与人数高达3.13亿人。由此,冰雪行业内新的职业和工种也应运而生,制冰师、滑雪指导员、雪道规划师等岗位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北京冰立方,每隔两小时,红色制冰车便会在滑冰场上留下平滑的冰面。在这里,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制冰师与学习中的技工组成的团队,正致力于维护冰上运动的标准。制冰师高立红曾为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已成为冰上运动中心的核心力量。他与同事们共同确保冰面温度、湿度等条件达到最佳状态,提升运动员和滑冰爱好者的体验。

伴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冰雪产业在设备和专业人才上的需求急剧上升。单位如热雪奇迹等大型连锁室内滑雪场,在全国范围内至少需要1000多名专业教练。同时,服务于滑雪场的压雪车司机、造雪员、雪具维修师等岗位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在广州的室内雪场,单日客流可能达到8000人次,对运营人员和教练的需求更是不可小觑。

在提升冰雪产业技术含量的同时,教育机构也在积极响应。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已经新增设了“巡救员”“雪道规划师”等专业方向,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根据预计,到2024年,滑雪指导员的年培训量已提升到16000人,但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随着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更新,“滑雪巡救员”等新职业的设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未来冰雪职业的人才培养将更加规范。这些举措不仅对技能培训是一个突破,也将推动整个冰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广大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保障与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